7、市井皆谈天龙(求推荐票)
苏彧前世学过两年书法,只能算是把字写周正了,穿越过来后,得到记忆,一手医学草书那是行云流水,开方子,绝对只有自己能看清。
两两相加,苏彧的这手字,还算能看了。
有佳人磨墨,红袖添香。
笔名取了个“苏小鱼”,就开始奋笔疾书了。
上好的写作环境,本该惬意无比,可苏彧写了两千字后就站不住了,屁股上的伤势还没消停呢,他哼唧着回房歇息,芸娘则留下来帮他整理书稿。
“唉……”
果然,乔峰还是被逼辞去了丐帮帮主之位。
只是,那智光为何要吞掉带头大哥的署名?那带头大哥究竟是何人,需要智光大师这样不顾一切的去维护他?
乔峰若真是契丹人,那双亲被杀之仇……
……
伴随着天龙字简单,剧情流畅,通俗易懂,故事千折百转,扣人心弦,是上佳的话本。”
青衣儒者一笑,说道:“那,醉翁可知,这话本是个十岁小孩所写?”
“哦?”
白衣儒者,醉翁,或者说,我们大名鼎鼎的欧阳修老先生此刻眼睛亮了,作为当世文宗,这位醉翁最喜欢的就是提拔后进。
数年后,苏仙进京,便是他不遗余力的在为其扬名。
出人头地这成语,便是欧阳修对苏轼说的,欧阳修曾与挚友梅尧臣说过:“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这个他,说的便是苏轼。
作为当世文宗能够做到这个地步,足以见这位醉翁有多喜欢提拔后进了,此刻听到天龙章,能见笔力的。
若是哪个说书人写的,那也就罢了,可偏生是个十岁的孩童所写,而那孩童又未曾进学过,就非同寻常了。
故事,不是谁都能够讲好的。
何况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故事,别具一格的新题材,宏伟的故事格局。
然而。
欧阳修感慨道:“要读书,怕是不易。”
十年寒窗,那是一个漫长的投资,除了父母宗族,其他人谁肯?更何况,苏彧是平安堂的学徒,那师傅肯定是希望他学医继承衣钵的。
放弃家学传承,去拼科举,去帮忙交束脩,去养个十年吃白饭的徒弟。
想想都不可能。
梅尧臣也明白过来,不由叹息一声,说道:“还是入行太早了,不过,学医也不错吧,治病救人,也是有功德的事情。”
“平安堂我也是听过的,那孙大夫有几分本领。”
“依照此子的聪明,日后医术成就不低。”
欧阳修:“平安堂孙大夫……”
梅尧臣:“如何?”
欧阳修摇摇头,说道:“前日汝南王府送来请帖,下周汝南王寿宴,关于寿宴的菜品,我随意看过一眼,上面好像有‘平安堂秘方药品鸡煲汤’的字样。”
“想来,应该是他家了。”
“孙大夫既然有这本事,看来,那小孩读书无望了。”
孙大夫本领越大,苏彧越难读书,因为,他是徒弟,是用来传承衣钵的,而非子孙,师傅是半个爹,但也更是师傅。
可惜咯……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