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飞豹捣“鸡笼” 下(1/4)
. 淅淅沥沥的小雨终于停了,天却还没有放晴的意思。海天相接之处那密实、厚重,呈暗灰色的雨云,预示着一轮新的降雨将会再度降临,大街上也因此仍是罕见人迹。正在这时,一群赤着脚板的汉子,却践踏着石板路上的积水,吡哩啪啦地直奔码头区而来。
基隆港码头与街市上一样,也是冷冷清清。港湾里风平浪静,鬼子的海港警备舰“筑波丸”和“干珠丸”以及护卫舰“爱宕”号、“摩耶”号无声无息地停泊在外港的锚地上;内港里面,除了几艘驳船和汽艇,就只有那艘叫“东京丸”的鬼子运输船孤零零的停靠在码头上。死气沉沉的基隆港,再也看不到昔日的红火和忙碌,只有海湾里那成百只海鸥,不知疲倦地张着翅膀,贴着水面上下翻飞、翱翔。整个海港里除了设在各处的,如同幽灵般的鬼子岗哨,几乎看不到有生气的东西。
吴老三两只手各提着一只肥大的烤鹅和一小坛老酒,领着一帮脚夫来到出入港口的检查站,几个站岗的鬼子把上着刺刀的枪支一横,挡住了众人的去路,凶蛮地吆喝道:“站住,检查的干活!”
吴老三笑呵呵地鞠着躬,点头说道:“基隆脚行是奉小岛太君的命令,前来报道。”
毕竟是第一次干这种事情,此时的吴老三心口里也像揣了个小兔子似的,噗噗腾腾地乱跳。老于世故的他知道,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表现得心慌意乱,徒让人家怀疑。他强压住内心的紧张,尽量神色如常地扭过头吩咐众人道:“弟兄们,排好队等候太君检查!”说着话,把右手提着的一只烤鹅和一小坛酒往带班的鬼子怀里一送:“太君的辛苦,一点小意思,米西米西的!”
当时的日本国民生活并不富裕,军队上的伙食也说不上好,再加上台湾百姓坚壁清野,鬼子的给养日渐艰难。多日不见荤腥的鬼子曹长见了这散发着诱人香味的佳肴美酒,使劲儿咽了一口就要流出来的口水,眉开眼笑地伸出大拇指:“吆希,吆希,吴商,你得大大的好!”
平日里,这吴老三按照当初与罗才商量好的办法,不时地用一些酒肉“犒劳皇军”,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港口区的鬼子差不多都认识他,对待他也相对要“和气”一些。吴老三又扬起左手拿着的“礼物”,指着不远处海关的那个小楼说道:“这个的,那边太君的米西。”
站岗的鬼子虽然明白这个吴商还要把酒和烧鹅给他们的上司送过去,但还是一丝不苟的地在他的前心后背、浑身上下仔仔细细地摸索检查了一番。吴老三与那些脚夫一样,把拿着酒和烧鹅的双手高高举起,,心里还念叨着:“妈祖娘娘保佑,千万别查这只烧鹅!”
鬼子果然没有注意他手里举着的酒和烧鹅,挥挥手:“开路开路的!”待那些脚夫都通过了鬼子的检查后,前心后背都是汗津津的吴老三被脚夫们簇拥着,向着海关小楼走去。
而此时,在距离港口区大门二百多米远的一家已经歇业的杂货店内,隐蔽在窗棂后面的陈宝元、罗才等人,仍然紧张地用枪瞄着鬼子岗哨,准备一旦发生不测,立刻就把行动小组接应出去。刚才,在鬼子对吴老三检查搜身时,几个人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看到吴老三和脚夫们都顺利的进了港口,这才如释重负般的松了一口气,那紧握着枪支的双手居然都是汗水。虽然行动小组混在脚夫当中,平安进入了港区,但他们仍不敢大意,谁知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啊!
基隆海关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小楼,桦山资纪在基隆登陆后,曾把他的总督府和军务司令部临时设在这座小楼里。如今,这里仍被鬼子盘踞着,成为日军基隆港口守备队地所在地。当吴老三与两个鬼子军官从楼里走出来时,他手中的酒和烧鹅都不见了,却抱着一桶子作为装卸货物凭证的竹签子。与此同时,两队鬼子兵出现在码头区至仓库区的通道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