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凛烈贯日月 下(1/3)
. 夜色阴沉黑暗,像浸透了墨汁,如帘、如烟的淅沥春雨挟着泉水似的不息微响尽情地落着。默默地标立在一棵大树下,姜绍祖眼睛凝望着西北方向的黑色夜空,久久都未移动分毫。
尽管为了暂避鬼子日益疯狂的清剿行动,独立一营已从狮头山、狮尾山一带转移到了更靠近深山的横山以西地区,但鬼子突袭北埔,抓走姜老夫人的消息,还是很快就通过姜绍祖安排在各处的情报人员传递到了独立一营的驻地。
乍一听到这个噩耗,姜绍祖脑袋“轰”的一声,只觉得浑身的热血都涌了上来。那种母子连心的巨大痛楚几乎让他不能自制,恨不得马上就飞到母亲的身边,将她救出牢笼。然而,看到全营上下对于鬼子的无耻行径也都群情激愤,纷纷要求立即采取行动营救时,作为当事人的姜绍祖反倒突然冷静了下来:如今的自己已经不同于以往,再如当初那般豪爽任侠、鲁莽冲动,非但于事无补,还可能将独立一营也就此断送掉。鬼子将母亲软禁在潜园,又主动放出风来,分明是包藏祸心,如果就这么毫无计划的前去营救母亲,一定会落入倭寇的圈套;可是,如果自己不能及时赶去,母亲可就……
想到这里,姜绍祖内心宛如刀割,整个身子也禁不住轻轻颤抖起来。凭自己对母亲性格的了解,她恐怕不会任凭鬼子对自己进行要挟。犹记得,自己起兵抗倭前夕,母亲在天水堂大厅里说的那一番铮铮之语:“金韫,大丈夫既生于人世,就当上报国家、下安桑梓。我天水堂姜家虽还算不得如何门庭显赫,但亦知道何为忠义廉耻。如果你是姜家的好男儿,就勿要以我为念,以家为念,尽管一心杀敌,保国卫家。放心吧,娘不会拖你们后腿的,舍生取义的道理不是只有男儿才知道!”
姜绍祖明白,母亲向来知书达理、明辨是非,说的那些话句句都是出于自己的真心。当初鬼子初占新竹时,他也曾动员母亲前往台中暂避,但母亲的执拗以及对故土的依恋难舍,使得那次提议也最终未能成行。不过,仅从母亲的那一句“如果赶不走倭寇,又能避到哪里去?我就是死也要死在故土之上”的话语,就可以知道母亲对于死早已有了明悟和准备。这一次,为了不令自己进退两难,她肯定会……
姜绍祖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拳头,“忠孝难以两全”的痛苦如万蚁钻心般煎熬着他的理智与情感:“怎么办!怎么办?为了保台抗倭的大业、为了战士们的生命安全,自己怎能明知前面是龙潭虎穴还要带着他们硬闯!可是……可是……难道自己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母亲坦然赴死吗?……”
墨色的苍穹下,凄凉的夜雨下得愈发密集起来。那若有若无的“沙、沙、沙”的小雨滴也渐渐变成了“噼哩啪啦”的大雨声。尽管大树茂密的枝——&网——悠醒了过来。扫了一眼围绕在自己身前的姜绍祖和陈氏,她有气无力地仰天长叹道:“绍祖呀,你怎能这样做事?你可是辜负了我的一番苦心啊!”
姜绍祖再次跪了下来:“母亲,这一切完全是我自作主张,不关别人的事。”
陈嫂鼻子一酸,眼圈不由得又红了起来。她一边怜爱地拉起姜绍祖,一边强忍悲痛劝慰道:“老太太,事已至此,您就别多想了。怎么说这也是孩子的一番心意,您切不可再埋怨三少爷了。”说着,泪水又流了下来。
这场真情流露的母子相认,上原勇作在一旁看了个满眼,心中亦十分的满意。听了陈氏的话,他不失时机地插言道:“是呀,老夫人的情绪还是不要太过激动,姜先生事母至孝,乃是人中的英杰。您老好好歇息一会儿,我还要与姜先生到外面谈一些事情。”
对于姜老夫人的绝食,鬼子是既恼怒又毫无办法。本来为了预防意外,鬼子在爽吟阁内外都作了周密的安排,无论是监视防卫,还是饮食器具,没有一处地方敢轻忽大意。然而他们没想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