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三岛闻惊雷(1/4)
. 日军在攻下威海,覆灭了整个北洋舰队之后,他们当初制定的直隶平原登陆决战计划,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战略部署。而满清政府不但丧失了他们的最后一点儿资本,而且也让京津地区直接受到日军海、陆两方面的威胁。
面对着军事上的连续胜利,日本国内的狂热气氛愈加浓烈起来,可以说上自达官显要,下至百姓平民全都迷惘在扩大对华战争的狂热氛围中。那些大本营的将军们一面恫吓要组成“征清大总督府”,鼓吹抽调后备师团进入直隶作战,一面又掀起一片割地索款的叫嚣。有人主张除让清国割让辽东、台湾之外,还要割让东北领土;也有人提出高达十万万两白银的赔款要求;更有人叫嚣着占领山东和舟山,好战者的狂热和侵略者的贪婪表现得淋漓尽致。
可是“辽河平原战役”日军的完败,给头脑发热的日本人迎头泼下了一盆冷水。日本不但未能在谈判桌上多赢得一些筹码,而且还将已经确立起来的对清国的全面优势丢失了不少。在即将开始的日清谈判中,以前的那种完全藐视对手、压倒对手的局面也将发生改变。
当辽河会战中日军的一连串惨败,尤其是第九混成旅团几乎全军覆没、陆军精英大岛义昌少将阵亡的消息传来时,立刻就在日本国内引起了不亚于八级地震般的冲击;陆军医院不断增加的伤病将士,也似乎在告诉人们战争进行的不太顺利,整个东京城、甚至整个日本都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在东京的大街上,来往行人如丧考妣;许多店铺不知什么原因紧紧地关闭着,寺院中僧侣们忙着接待前来祭奠战殁者亡灵的人群。从日比谷到上野大街再到上野花园,到处都聚集着手拿报纸、神情沉重谈论战争的人们。尽管不时也有一群群挥舞旭日旗的右翼分子,高唱着《君之代》歌曲,呼喊着“打进北京城,杀尽支那猪猡!”的口号招摇过市,但过往的行人已不像先前那样情绪热烈。人们好像在一夜之间就失去了围观助威和鼓掌叫好的兴趣,他们议论更多的是那些失去了亲人、丈夫、儿子和父亲的家庭会怎么样?忧心忡忡地互相询问为了这场战争究竟还要死多少人?在平民百姓中好战的情绪已经随着自身遭受的痛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更多的人对战争前途充满了担忧,甚至是恐惧。
曾几何时,三个月前在东京举行的那个有着40多万人参加的庆祝日本陆上、海上战胜清国盛大庆典的欢呼、狂热,如今已经荡然无存。当时,许多日本人在竹竿上挑着用纸糊成的人头,人头后脑拖着用染成黑色的柠麻搓成的发辫,颈项还被涂上猩红的、血淋淋的颜色,借以表示被斩首的清国人。这种充满血腥味道的庆祝方式,居然引得成千上万围观者哄笑、赞美和喝彩;现在该是轮到他们在想着那八千多名已经命丧黄泉的大和孤魂、三岛野鬼何时才能魂归故土。
几个月以前,那些有亲人在中国作战的家庭,都感到无上荣耀,脸上颇带着顾盼与自得,连说话的嗓门都比一般人高出几分。现在则是忧心焚焚,早晚祈祷,希望神佛保佑他们的亲人早日平安归来。“几不所欲,勿施于人”,他们现在终于也感受到了自己发动的战争所带来的苦难和痛楚!
皇宫外墙上,三个月前围缀在明治天皇和皇后肖像四周的那些被称为帝国之花的黄菊花已经枯萎。用花朵组成的“武运长久”四个大字,显得蔫蔫巴巴的,早已没有了此前的生机。不知什么时候,那个组成“久”字右边一捺的一串花朵被风吹落,像是个被活生生砍掉一条大腿、站立不稳的侏儒。
其实日本侵略中国的想法酝酿已久,在国内早就有其广泛的思想基础。远在明治维新以前,就有人狂热地鼓吹侵略中国,吉田松阴即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他在著作《幽囚录》中说日本“今宜急修武备,……谕琉球朝贡,会同各诸侯责朝鲜纳质奉贡,如古盛时。北割满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